廣東省高速公路布局規劃以“九縱五橫兩環”為主干,輔以部分復線與聯絡線,形成以珠三角洲為核心,以沿海為扇面,以沿海港口為龍頭向山區和內陸省區輻射的路網格局,規劃目標里程8800公里(至2030年)。截至到2010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約5000公里左右,其中珠江三角洲達到3000公里,通往鄰?。▍^)的主要高速公路通道建成通車,全省已基本形成以廣州、深圳為中心向外輻射的高速公路網絡,珠江三角洲形成較為完善的路網。
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信息傳輸的安全性、時效性、完整性是保障高速公路順利、高效、高質量運營的基礎。對通信系統的完善及全局規劃成為必然趨勢。
二、廣東省高速公路通信系統發展歷程及現狀
1、通信系統發展歷程
與全國高速公路通信系統發展歷程相類似,廣東省高速公路通信系統主要經歷了兩大階段:第一階段為傳統光纖通信傳輸階段;第二階段為光纖數字化傳輸階段。其中第二階段主要代表性技術發展過程為:PDH、SDH、MSTP、ASON…
2、通信系統現狀
廣東省高速公路干線通信網目前主要以交通集團聯網路段為主,基本實現粵西、粵北、粵東區域的集團路段聯網。其中粵東區域形成了SDH匯聚環網,其它區域基本為鏈狀結構。全省干線傳輸設備除部分節點采用華為OSN3500、OSN1500設備外,其余均以老一代SDH設備為主,采用OptiX155/622M(Metro2050)和Optix2500+(Metro3000)設備,傳輸速率基本以STM-4等級為主。大部分交通集團以外路段具備通信管道和光纖互聯的條件,同時,管理中心也具備通信機房條件。因此,路段干線通信系統聯網具備基本物質條件。但是,大部分路段由于長期沒有干線通信系統聯網的業務需求(目前僅有聯網收費業務傳輸需求),干線通信設備較為老舊,少部分路段甚至沒有干線通信系統。目前全省干線通信系統只是局部區域實現了初步聯網,但沒有形成全省聯網的局面。
三、廣東省高速公路通信系統聯網規劃
1、通信系統發展方向
縱觀通信技術的發展歷史,從最早通信一詞的起源信件傳遞,到后來的電子通信、無線通信、光纖通信。從古代君王大量修建驛站到現代的郵電設施、無線基站的設置都可以發現一個特點,那就是通信系統的網絡節點越多,覆蓋范圍越大,其系統實現的功能就越強大。高速公路通信系統,利用高速公路本身的物理延展性,實現大范圍多節點的聯網通信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2、通信系統聯網的指導思想
堅持以交通運輸發展戰略需求為導向,落實并深化信息化服務于交通運輸行業管理和服務的理念,以高速公路機電工程為依托,以構建廣東省交通運輸行業專網為重點,逐步有序地推進廣東省高速公路干線通信系統聯網工程建、養、管、運的實施力度,為全面提高行業管理的決策和調控水平、安全應急快速處置水平、省交通運輸管理單位的科學管理水平、公眾出行的引導和服務水平提供強有力的信息化支撐,以信息化支撐廣東省現代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促進交通運輸跨越式發展,推動實現珠江三角洲、粵港澳區域經濟一體化,為建設幸福廣東做出貢獻。
3、通信系統聯網目標
近期規劃在“十二五”期間,基本建成覆蓋廣東省高速公路的數字光纖干線通信系統;遠期規劃至2020年,建成成熟、穩定、高效的高速公路干線通信系統,干線通信網絡帶寬容量充足、安全可靠,網絡管理科學、合理、高效,干線通信系統能夠滿足全省交通信息化業務發展需求,促進交通運輸行業的升級和轉型,為促和諧、保暢通、建設幸福廣東做貢獻。十二五末期,基本建成覆蓋廣東省高速公路的數字光纖干線通信系統。對已運營路段通信中心的干線設備進行升級改造,并與相鄰路段的干線通信設備進行光纖互聯。對新建路段,指導其通信系統的施工建設,使之與周圍路段實現干線通信設備互聯互通。在工程建設的同時,研究制定長效的網絡管理機制,合理調配網絡資源,自上而下形成一套完整的網絡管理組織;制定科學合理的網絡管理方案,網絡設備運行穩定,網絡資源調配有序,網絡管理高效。
4、通信系統聯網存在的問題
廣東省處于改革開放前沿,市場開放度相對內陸省份更高,多樣化的發展雖然促進了技術、經濟的發展,但也為通信系統聯網帶來了一些問題。
?。?)由于投資主體組成復雜,導致在高速公路建設期無法統一聯網所以高速公路的通信系統,導致目前全省高速公路以一個或多個路段為最小單位,存在部分聯網、部分孤立的狀態。
?。?)網絡保護不完善,網絡生存性較差。目前除粵東區域干線節點組成自愈環網外,其他區域干線網以鏈狀網為主,缺乏物理路由保護,一處斷纖,全網癱瘓,網絡生存性差。
?。?)高速公路機電三大系統中,除了通信系統,其他兩個系統的聯網方式也缺乏統一規劃,導致網絡資源的大量浪費。理想狀態應該是以通信系統為載體,在通信系統統一規劃下實施監控、收費兩大系統的全省聯網。而目前廣東省內情況存在各個系統各自為政,各個路段或業主公司各自為政的情況。
?。?)大多數高速公路由于建設年代較久遠,受當時的技術限制,干線傳輸速率等級偏低,傳輸帶寬受限。大多數高速公路干線網傳輸速率等級為STM-4、STM-1,無法滿足未來綜合業務信息傳輸的需求。而且部分設備已經處于停產狀態,屬于已淘汰技術設備。
?。?)部分設備不支持IP業務,不符合未來高速公路業務IP化的發展大趨勢。一些老設備沒有配置以太網接口,不能傳輸IP業務,部分干線設備配置的以太網接口也已明顯不足,與未來業務的發展方向不符。
5、通信系統聯網規劃方案
為了實現網絡互通、信息交換與共享,廣東省高速公路干線通信網、廣東省交通虛擬專網、廣東省交通系統無線虛擬專網在在廣東省交通運輸行業專網通信中心(簡稱“省通信中心”)進行物理匯聚和對接融合。
廣東省高速公路通信系統采用三級網絡架構:省通信中心——路段通信中心——路段基層通信站。省通信中心和路段通信中心屬于干線通信網的范疇。路段基層通信站屬于路段接入網范疇。針對干線通信網采用主動聯網,統一規劃的方式實施聯網,對于接入網采用通過干線網絡間接聯網的被動聯網方式。其中省通信中心由大容量、高速率的數字傳輸、存儲、轉發、交換、以及網管等設備等組成,做為全國高速公路通信系統的一個節點起到匯聚本省業務溝通上下的作用。路段通信中心設置于路段管理中心包括數字光纖插分復用設備(ADM)、子網或者網元級網絡管理系統等,負責子網或者本路段通信系統的性能監測、業務配置(子網級)、故障處理、運營維護等網絡管理職能。路段基層通信站及一般無人通信站,根據路段采用的接入網方式設置光網絡遠端設備或以太網交換機等節點設備,主要負責基層單位及附近外場信息的接入傳輸。
通信系統聯網規劃考慮的信道主要存在以下幾類:數字程控交換機聯網數字中繼電路、交通監控數據、指揮
通信系統干線聯網采用ASON設備,采用1+1保護方式。網絡拓撲結構的基本原則為以省通信中心為核心,依托原有粵東、粵西、粵北區域匯聚環,組成一個含有一個核心節點,若干核心環網,輔以部分鏈網及聯絡線的全省高速公路通信網絡。
四、結語
立足于滿足廣東省高速公路的管理需求,以指導高速公路通信業務長途傳輸與網絡互聯互通為基本目標,以推動全省交通信息化乃至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為長遠目標。全省通信系統聯網是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需要,是高速公路工程建設及通信資源發揮作用的需要,是交通運輸信息化業務發展趨勢的需要。
?。ㄗ髡邌挝唬簭V東省公路勘察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